《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彰显“理工担当”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全方位推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期次:第16期      查看:101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也是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的良好机遇。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吕传毅多次强调,将新旧动能转换融入到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中,积极推动“十强”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同淄博市及全省其他地市的融合发展。校长张铁柱指出,落实好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要与深化落实学校“一精神”“一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要与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推进校城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校上下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 《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及重点项目清单,成立了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领导小组,加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现已初显成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学校主动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五有”人才。细化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立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6个博士一级培育学科和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7个硕士培育学科;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思路,制定《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意见(讨论稿)》,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绿色制药、智慧医疗仪器、大数据技术等4个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建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和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信息化与新工科专业建设全过程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时,积极对接政府、企事业单位新旧动能转换人才需求,通过举办淄博市规模以下企业家培训、设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逐渐形成理工培训品牌。
  打造学科科研平台服务“十强”产业创新体系学校瞄准“十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以及特色智库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集中攻关,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遴选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进行立项建设,积极培育山东省一流学科;围绕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技术领域,学校已建设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工程陶瓷研究院、纳米结构与超显微研究中心、氟化碳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发机构;依托先进制造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院、节能技术研究院、旱作智能农机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校级特色产业研究院,推进与国金汽车、唐骏欧铃、新华医疗、淄柴新能源等淄博市骨干企业,联合建设鲁中高端装备制造科研平台;与淄博市经济开发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申报工作获得省科技厅领导首肯。同时,通过举办山东社科论坛———新旧动能转换与管理创新研讨会、成立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中心、撰写管仲纪念馆扩建提升工程展陈文案研究报告、姜太公祠扩建提升工程展陈文案研究报告以及组织召开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形式,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参考。
  优化战略合作布局助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学校按照“大米小米一起熬”的校城融合发展工作理念,继续深入推进同淄博市及全省其他地市融合发展,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学校的力量。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加强校城融合项目的管理和优化设计;与淄博市知识产权局共建淄博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线上质押融资、专利价值在线评价、知识产权交易,以及线下知识产权运营、活动路演等服务功能;加强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华鸿锦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计保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抓住申报省局共建高校的良好机遇,积极参与淄博军民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特色学科和科研平台优势,加强与军工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共建博山区新旧动能研究院、建设淄川区公共技术研究院以及深化落实张店区、周村区校城融合等举措,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提供新旧动能转换坚实智力保障学校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方针,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强化青年人才与团队建设,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先后组织召开3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人才工作推进会、1次重点建设学科人才工作推进会议,部署人才引进工作,拓宽引才渠道;推荐申报泰山学者攀登计划、泰山学者青年计划人选等各类人才工程,提高人才层次和水平;提高博士后待遇,吸引青年博士进站,谋划师资博士后方案,扩大海外人员进站比例,不断提高博士后质量;通过引进车辆网方向的台湾博士林士飏、入选2017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等,推动人才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用好“千人计划”、山东省“一事一议”“齐鲁之约”等国家、山东省人才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引才用才机制,加大柔性引进海外知名高校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的力度,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引擎。
  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省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进一步促进师生国际交流,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研发,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制定《本科生出国交流管理暂行规定》《本科生出国交流资助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学生出国与资助管理工作;已派出7名教师赴国外进行3个月以上长期访学或攻读学位,12名教师赴国外进行3个月以内的短期学术交流;选拔推荐100多名学生赴欧美、新西兰、韩国等国家海外学习交流;聚焦农业工程学科,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联合组建的“中英智能农业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聚焦交通与车辆工程等优势学科,推进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安大略理工大学实质性合作,共同申报两国政府层面资助项目,助推国际科研平台建设。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学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既是融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百年大计,更是关乎学校更高质量、更有内涵、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体师生应当迎难而上,在深化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中释放改革红利,以踏踏实实的“干”、敢于争先的“闯”、笃行持恒的“韧”,彰显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工担当”,打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工样板”,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贡献新力量。(张明 赵建辉)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124次访问,全刊已有382238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