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时代创造新奇迹

摘要:新时代创造新奇迹   推开时光之门,新年的钟声回响在我们耳畔,新时代的曙光洒满美丽的校园。我们挥别灿烂辉煌的2018,迎来充满希望的2019。在这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深情地用浓墨重彩为弄潮儿描绘瑰丽的画卷。刚刚过去的2018,全体山东理工大学人紧盯发展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深化落实,勇于担当,奋力前行,“一些工作创造了山东高等教育的奇迹”,形成了“值得研究、学习和推广的山理工现象”,书写了壮怀激越的大美华章!  过去的2018,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奋发图强,这种信念就是创造历史。我们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党建促改革促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纵深推进,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名单。我们不懈追求,成为了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防科工局与山东省共建高校,步入了省局共建高校行列,铸就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唯才是举,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兰玉彬教授成功当选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成为“山东高等教育的骄傲”。我们聚焦发展,新增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学校的首批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全部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行列。我们弘扬包容开放创新的齐文化,举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中希古典文明高峰论坛,人类历史上东西两大古典文明上演跨越时空的精彩对话。我们矢志创新,5项科技创新成果拟被授予山东省科技一等奖,居全省前列;有10项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获批数量和立项经费创历史新高。山理工的名字因科研创新登上了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就山理工的“高光时刻”。我们用艺术和运动诠释山理工精神,选送的舞蹈《雨打芭蕉》从全国590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最高奖,女篮叱咤CUBA山东赛区,荣膺四连冠。  过去的2018,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迎难而上,这种力量就是实干担当。我们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成功引进世界知名激光制造领域科学家郑宏宇教授等国家级“学术大咖”7人,引进培养省部级人才7人,研究拟引进优秀青年博士201人,高层次人才“双百工程”遴选61人,3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被授予“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我们坚持“四个回归”,以本为本,合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4个核心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我们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届博士研究生1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职教成果喜获全省特等奖,继续教育学院被授予全国“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标杆院校”称号。我们坚持“大米小米一起熬”,推动校城融合向更深处发展、向更实处聚力、向更广处延伸,结出累累硕果,融合创新项目到账经费达3700多万元,淄川区、博山区分别出资2000万元将研究院建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我们强化科研创新,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1项,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成立中英智能农业联合研究中心,“智能电网及装备工程实验室”获批成为山东省工程实验室,举办了山东省第七届“泰山学者主题沙龙”、山东社科论坛———新旧动能转换与管理创新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层次学术活动。我们出台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新增合作关系海外高水平大学8所。  过去的2018,总有一种气魄让我们敢为人先,这种气魄就是革故鼎新。我们坚持两个“不放水”,“不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深化评聘改革,强化分类管理,顺利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期满考核与第三轮岗位聘用工作,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主动成为学校这列“动车”的“驱动单元”,高职低聘117人,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们坚持“从好人中选能人”“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着力打造“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的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持续调整优化干部队伍。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修订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优化分类考核,突出关键重点,更加注重实绩,创新实名评价。着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年度考核和连续两年考核在同一序列排名后5%的中层干部进行约谈、组织处理。我们痴心不改,着力推进科研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为科研创新放权聚力、松绑减缚,更加规范宽松的科研创新环境成为“新常态”。我们深化“院为实体”改革,建立健全学院经费预算管理等配套办法,推进校院两级财务预算管理,深入实施学院关键指标考核奖励办法,引导学院特色发展……一系列勇于自我革新的举措,引发国家、省各大媒体组团来访,频频登上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  过去的2018,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温暖前行,这种情怀就是师生至上。我们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奠基并开工建设面积达5.6万多平方米的6号、7号实验教学综合楼,规划建设学生综合服务楼,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把师生装在心中,下大气力改善师生教学和生活条件,开展了教学楼、学生公寓大规模改造等一批改造修缮项目,在教学楼及学生公寓安装直饮水机、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为学生餐厅座椅加装防寒座垫……一项项暖心举措赢得师生的拍手称赞。我们“尽最大可能把好事办好”,严格依规,创新采用“点餐”+“套餐”的形式,累计为教职工发放福利品12种,发放数量达32000件,教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我们加强“移动校园”建设,启用网络“服务大厅”,师生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我们弘扬互帮互助精神,出台困难教职工救助办法,帮助每一位有困难的教职工渡过难关,努力构建和谐幸福校园。我们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扶志,资助学生近2万人次,不让每一名学生的梦想因贫困而掉队。我们依规发放省级文明校园奖励,把校园成熟的杏梅、山楂统一采摘,免费品尝,让广大师生共享发展成果和收获的喜悦……一点一滴的真心汇聚起了广大师生爱校荣校的真情付出,山理工人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了,校友王志良让校旗在南极高高飘扬,毕业生魏思宇挥泪跪别母校,引发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感恩前行成为2018最温暖的色彩。  告别2018,拥抱2019,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新的蓝图,担当新的使命。“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教育初心,不忘神圣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开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我们要勇于实干担当,按照紧紧围绕“一个目标”,精心打造“两支队伍”,深入落实“三个着力”,持续强化“三项保障”的总体思路,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续写新时代山理工的辉煌篇章!  “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抓住大好机遇,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时刻牢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警醒,驰而不息,争分夺秒,让时间见证山理工新的荣光!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我们要持续深化改革,在温故中赓续伟大的改革精神,以敢闯敢试的勇气,以自我革新的智慧,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全面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加快发展的澎湃动力,凝聚共筑理工梦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的朝阳已跃升在地平线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创造山东理工大学的更大奇迹!让我们共同祝愿山理工人在奋斗中实现幸福人生!共同祝愿山东理工大学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吕传毅分别接受三家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

摘要:吕传毅分别接受三家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   本报讯 2018年12月26日、27日,校党委书记吕传毅先后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三家媒体采访,就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等方面,介绍学校经验做法。  关于科研体制改革,吕传毅介绍,学校以成为山东省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对经费实施了“一降一升”政策,将横向科研项目管理费从8%降至3%,将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收益从60%提高到80%,让科研人员有更多获得感,有尊严、有荣耀地投身研究。学校实行首席专家制度,赋予其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与调配权,为科研团队建设放权聚力;同时,学校对高水平科研人员实行“靶向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还在全省高校率先设立成果转化型教授岗位,更加突出以学术价值和社会贡献为导向,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吕传毅说,在提供人才支持方面,学校采取“专业+”的形式,在“十强”产业相近专业加上相应方向,并创建4个新工科实验班,加快节奏培养新旧动能转换所需人才。在提供高新技术支撑方面,一方面学校加大力度,鼓励支持科研人员面向“十强”产业主战场,组建学术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并推进相关科技成果尽快转移转化;另一方面推动校城融合发展,按照“大米小米一起熬”理念,相互把对方事业纳入各自事业之中,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深度融合、共赢发展。在提供智力保障方面,学校深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同时注重培养现有人才,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育并举,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服务国际化方面,学校在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招收培养力度的同时,与发达国家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围绕经济建设所需高新技术联合开展攻关研发。  关于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吕传毅表示,山东教育大会的召开是全省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山东教育工作,谋划部署了未来山东教育重点工作,将对新时代山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将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刻学习领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将各项事业向前推进,为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范卫波)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2018年 12月26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承办的“‘忆伟人风采,扬时代精神’———主席的诗词我来写”师生共书十米长卷活动在大学生艺术中心礼堂大厅举行,我校师生书法爱好者代表在长 12.26米的长卷上共同书写毛主席诗词,学习传承伟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侯宁)

张铁柱当选联席会议首任主席

摘要: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在我校成立张铁柱当选联席会议首任主席 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在我校成立张铁柱当选联席会议首任主席   本报讯 2018年12月27日上午,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成立大会在鸿远楼九楼会议室召开。淄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高庆波,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铁柱,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修亭,淄博市副市长王可杰,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锡良,淄博市教育局局长于军及首批加入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的8所高等院校校长、分管校长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王可杰主持会议。   大会推选产生了第一届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张铁柱当选为联席会议首任主席,各高校校长共同签署《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章程》备忘录。   张铁柱作为淄博市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首任主席发表讲话。他指出,协同发展是当前教育形态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整体提升为目的,以在成员单位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互惠互利、友好共赢的合作关系为宗旨,充分挖掘和利用联盟成员学校的特色优势和优质办学资源,开展多方面互补性合作,实现联席会议成员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他希望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相应职责,在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携手共赢发展,不断提升支撑引领淄博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能力水平,为淄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庆波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联席会议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既推动了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又提高了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实现了地方与高校的双赢。  但与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的精神要求相比,淄博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够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成立淄博高校协同发展校长联席会议,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各高校实现协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高校发展,积极为高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各高校之间加强沟通对接,全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淄博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庆波对联席会议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魏修亭当选为联席会议执行委员会主任,组织秘书处成员召开了工作部署会。他说,各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积极探索联席会议在现代大学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指导、协调作用。要逐步细化联席会议工作职责,尽快完善运作机制,强化运营管理,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王东) 

学校举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摘要:学校举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校党委书记吕传毅作宣讲报告   本报讯 2018年12月21日上午,学校在大学生艺术中心礼堂举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团成员、校党委书记吕传毅作专题宣讲报告。校领导衣玉琛、刘国华、王立斌、查玉喜、张金生出席报告会,全校科级以上干部,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各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教学系主任、副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及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胡兴禹主持报告会。  吕传毅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个人学习思考,从理解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作了宣讲。  吕传毅说,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划时代、历史性的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大会开启了新时代教育事业新征程,全面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成绩、肯定贡献,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信念信心,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吕传毅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作了深刻阐述。他讲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最鲜亮的底色,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涉及“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树人”必须“立德”,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办出中国特色、办成世界一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要努力让每个人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对教师的重要作用作了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他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始终坚持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六个下功夫”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是对教师、学生的共同要求,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做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求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求既重视知识宽度,也重视学习深度;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求志存高远,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要重点在创新、体育、美育、劳育方面发力。  就如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吕传毅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从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支队伍”、落实“三个着力”、强化“三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他强调,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是对“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贯彻落实,要完善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强化服务确保人才“留得住”、优化政策确保人才“用得好”;打造高水平的管理服务队伍,要坚持“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的工作作风,履行“当参谋、做制度、抓落实、搞协调、争资源”的工作职责。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五有”人才;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是对习总书记“更加重视、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的落实;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是对习总书记“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的落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保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强化条件保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强化制度保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  胡兴禹在总结宣讲报告时说,吕传毅书记的报告站位高、分析准、解读透、要求实,娓娓道来、语言生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和明确指引。这既是一次对大会精神的深入解读,也是一堂精彩丰富的生动党课,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他要求,一要学深悟透。全校教育工作者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学习新成效推动转变思维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二要落实到位。要结合学校实际,把大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学校发展的思路、推动学校发展的举措,着力深化落实“一精神”“一规划”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范卫波))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404次访问,全刊已有3788585次访问